又一起车的售后纠纷曝光。
据媒体报道,因为高速上底盘一颗螺丝受到撞击,王先生的新能源车理想MEGA被告知需要更换电池,费用需要17万元。而“买单”的保险公司不认可更换方案,因此车辆在4S店停放了40天未得到维修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4S店和保险公司来回僵持,让车主无奈之下求助媒体。截至10月29日,官方授权服务店回复称,由于电池包下箱体破损,电池气密性已不达标,为保证电池功能安全,仍然建议更换总成。
好在保险公司的回复是,目前已经向上打报告申请更换电池,预计最近2天会有结果。
事情似乎是以保险公司的“妥协”而得到解决。但新能源车只要磕到底盘就只换而不能修,已经不是个例。而底盘刮蹭并不罕见,即便保险公司此次赔付,来年保费上涨或拒保也是大概率事件。
随着此类纠纷持续发生,电池厂家和官方授权店坚持更换电池,保险公司也会将高昂成本转嫁到保费上,车主仍是最后买单者。这种“高赔付、高保费、续保难”的循环如何破解?
01、“与保险公司扯皮”不是个例
据“汽车365热线”报道,一位理想MEGA车主王先生打来电话反映,自己购买了仅半年的新车,于9月12号在高速上行驶中,底盘一颗螺丝被石头磕到,自己联系保险公司,也去了理想4S店,但后者表示,电池厂家给出的判断是需要更换电池,费用在17万元左右。
但是保险公司并不同意更换电池方案,表示电池可以维修。事情一度僵持住,车辆也一直停放在4S店长达40天。
是换是修,到底谁说了算?
车主求助媒体后,理想4S店表示,已经将宁德时代的电池受损鉴定报告提供给车主。而根据保险公司的回复,宁德时代称,如果维修则后续不对电池提供质保,这让车主也倾向于更换,所以保险公司已经向上打报告申请更换电池。
而“因磕到底盘需高价更换电池包而与保险公司扯皮”的遭遇,并不是只发生在王先生一个人身上。
去年7月,车主董女士也曾向媒体反映称,自己的欧拉好猫新能源车不小心磕碰到底盘,导致左下角电池包处被刮到,随后联系保险公司将车辆拖到4S店,后者表示,厂家要求更换整个电池包才能继续享受终身质保,更换费用10.9万元;如果维修,电池质保时间就要缩短至5年。
但这台车的车价才11.3万元,对此,不仅车主无法接受,保险公司也犯了难,要求推定全损。
同年3月,车主于先生的五菱宏光MINI在发生刮蹭时,导致电池外壳出现刮伤,其中一处电池插头上的塑料保护外壳断裂。于先生认为,受损并不严重,更换外壳就可以解决问题。但4S店表示无法维修,只能更换整个电池和线束,其中更换电池的价格为3.5万元。
这让于先生难以认同,因为这台车在二手市场上才不到3万元,更换电池的价格已经超过车辆残值,保险公司不愿意理赔维修费,更倾向直接报废。但4S店还特别告知于先生,如果选择在外维修电池的话,将失去后续质保。
除上述案例外,在某短视频平台上,还有其他车主纷纷反映“4S店对电池包只换不修,而保险公司拒绝更换”的遭遇,甚至还出现车主和保险公司对簿公堂的情形。
从过往新闻中不难发现,动力电池引发的售后纠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
一是底盘只要磕碰伤及电池包,只能换而不能修;
二是更换电池的费用高昂,甚至赶得上一台新车价格,保险公司拒赔;
三是电池厂家掌握“是换是修”绝对话语权,去第三方维修则丧失终身质保权益。
此外,更换电池还有显而易见的“后遗症”——车辆被保险公司划入“风险车型”,导致第二年保费大幅上涨,甚至被拒保。
02、新能源封闭体系下,车险保费仍在不断上涨
从一组数据中,就可以看到“更换电池需要17万”这类事情有多普遍。
根据今年10月份中保研公布的第18期动力电池零整比数据,其中59款纯电新能源样本车型中,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为50.96%;单位能量电池包价格均值为1604.92元/千瓦时。
以这次售后事件中的理想MEGA为例,其装载的电池容量为102.7度,那么电池价格约为16.48万,与电池厂家的17万维修报价相差无几。
据某品牌售后服务商负责人介绍,20万元上下的新能源车,动力电池BOM成本在5-7万元,更换成本约在10-15万元之间。
面对昂贵的售后电池,保险公司和车主被“困”在电池厂家和车企联合打造的封闭服务体系里,很难有说“不”的机会。
由于动力电池与车辆安全性息息相关,所以电池厂家和车企设置了非常高的安全门槛。
他们一方面坚持“只要电池出现刮伤就需整体更换”,最大程度降低电池维修后的风险,保证车辆安全;这一说法也影响了车主意愿,与前者一起向保险公司施压。
另一方面限制第三方服务商进入,电池只能返厂维修或更换;同时车企推出的“三电终身质保”政策,让使用原厂配件成为严格的限制条件,将车主牢牢捆绑在体系内。
一旦保险公司和车主想前往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维修,电池厂家和车企则以“失去三电终身质保”为由,让车主无法接受。
可以明显看到,电池厂家和车企对售后服务的垄断,是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的主要原因。
在绝对话语权控制下,为动力电池风险买单的保险公司,承受巨大赔付压力,并通过上涨保费、覆盖赔付成本的方式应对,最终形成车险保费不断上升的趋势。
03、车险保费一路推高,新能源售后降本“无解”?
今年以来,有关车险保费上涨的讨论在互联网不断发酵,新能源车主的反应最大。其中有不少车主晒出今年的保单价格,在没出险、未违法、保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,续保保费上涨了1000元。甚至还有特斯拉车主表示,车辆出险一次,保费续保涨幅接近3000元。
除了保费上涨,被保险公司拒保已成为普遍现象,且原因五花八门。
今年年初,小鹏P5车主在网络吐槽,自己的老款车型因退市而遭到12家保险公司拒保;
特斯拉某车主由于每天通勤60多公里,被判定为高风险车辆,几家保险公司投保审核都通不过;
一位喜爱自驾游的新能源车主,因车辆经常出入陌生地区、面临较高风险而被拒保。
家用车尚且如此,营运车更是举步维艰。
根据东方卫视报道,一家在上海地区经营出租车的公司,共有约700辆新能源营运车辆,今年已经有12辆车因无法续保商业险被迫停运。还有一位新能源车公司负责人表示,一些营运类车辆只有捆绑式投保才能出保单,保费从7000元上涨至1.5万元,甚至2万元。
据证券时报消息,今年前10个月,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达907亿元,同比增长52.7%,远超全行业车险整体保费4.1%的同比增速。
饱受争议不断上涨的新能源保费,从保险公司的财报也能体现出来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二季度已经披露财报的55家险企中,有近9成险企的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明显上涨,某险企车均保费达到6100元。
有行业人士表示,由于当前阶段新能源车险的赔付成本总体偏高,为了减少整体赔付压力,保司可能会采取风险分摊机制,某些传统燃油车也将承担额外增加的保费。
不过对独立售后而言,或许会因此带来一波“捡漏”机会。
随着第一批新能源过保车辆越来越多,买不到商业险的车主,大概率会在独立售后企业需求服务;同时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攀升,电池厂商和车企也需要更多渠道来满足更多售后需求,或将引入更多第三方服务商参与。
专题推荐:
推荐阅读:
燃油车售后空间依然巨大,PHINIA携三大品牌亮相2023年法兰克福汽配展